如果按照本科、硕博研究生的求学轨道,一位中国学子拿到博士学位的年龄约在30岁上下◆■◆。紧接着,他就要卡着35岁的“尾巴★◆”申请各种基金项目,后者仍是大部分高校考核“青椒”的重要标准★◆★■◆。
有几次,于晓红一度想着干脆不考了,一辈子就这么待着吧■★■。但这种想法最多持续几个月,博士学位及其象征的另一种人生状态,又牢牢占据了于晓红的整个身心再试一次◆■■,再试最后一次★■◆■。
辞职前,方力坤是一名上海的算法工程师,年薪能达到30万元。他现在武汉一所理工科强校读博★◆◆■■■,国家规定的博士生奖学金、助学金加上课题组的补贴◆★★★■■,平均每月能有约3400元进账。但已经组建家庭的他,仅房租一项就要花费2000元。
新生群的一位志愿者在群里回复:你现在觉得这条河漂亮,五六年后就会有往里面跳的冲动。群里一众新生对此并不理解★◆★,也未放在心上。
与大多数寻找高校教职的博士生不同,于晓红给自己的定位是只想写文章,不想教学■◆◆★★■。入学后于晓红才发现,身边90%的大龄博士生都是为了评职称,只有为数不多的是自己这类对当下不满意■◆★★◆、想借读博的机会改变现状的。
通过搜索各高校的招聘信息◆◆★,她惊觉现实比想象的更严峻:即使在地方普通院校,博士招聘也将年龄限制在不超过35周岁,只有学术能力突出、专业方向为学校紧缺的海内外优秀博士(后)◆★★,才能放宽到40周岁。
蒋欣还没考虑过生育问题。她在社交网站上看到过一句话★■,如果要生育■◆■■,必须先证明这个世界是美好的。她认为,婚育更需要稳定的工作、稳定的居所■◆★■■,目前的自己还◆■◆★★★“没有资格◆■■”考虑这些问题。
只是他们没料到★◆■◆,不安的心注定要面对现实的狠狠鞭打,课题、生活、就业的高压纷至沓来。
父母“催生”也是方力坤的压力之一■◆◆◆■■。他明白父母的焦虑,但他更了解“吞金兽”的威力。在没有房子■■◆■◆◆、没有车子,以后工作也没有定下来的情况下,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变数太大◆■■★。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兼职是否要继续。如果不做兼职■■★★◆★,就意味着两人的收入将大打折扣。
35岁以上的在读博士生,头上悬着一把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■◆■◆★”,他们负重前行■★■★,没有人能预见故事的结局。
那时,方力坤辗转于校园和职场,本科毕业后工作了3年,然后辞去工作考研■■■■,硕士毕业后再度工作。工作期间也不安稳★★■■■★,他几乎每年换一份工作,最短的一份工作3个月,最长的1年多,换工作的同时也换了几座不同的城市■■。
而“35+事情开始变得有趣■★■■★”的群主蒋欣,几经周折后终于选定了论文选题◆■★■,开启了博士论文撰写的另一个难关。
今年6月毕业的于晓红,真正感到了博士就业的“寒气★◆■★◆■”。一位“双一流■★★■◆★”高校人事秘书曾委婉地表示,文科类招聘的最低要求是发表3篇C刊★◆★◆,手里有项目■★◆★,年龄可放宽至不超过38岁★★◆◆◆■。后来她才了解到■◆★■★,今年该校预聘副教授年薪高达40万元,吸引了周边许多大学的副教授前来竞争。
考博前,蒋欣曾对★◆■■“35岁门槛”有所预期◆★◆,她相信■★,即使就业空间在收缩◆■◆,博士毕业后也有30%~40%的机会找到教职,成为学者■■。读博两年后,蒋欣的观念变了◆■◆★,她认为像自己这样没有突出成果的大龄博士◆◆◆★,似乎连5%的机会都没有。
于晓红认识的几位博士生都是通过人脉丰富的导师推荐,最终找到了理想工作。入学时,校方给于晓红分配了一名在学界享有盛誉的国外导师。但另一位相熟的老师说出了于晓红的担忧■★■◆◆◆:分了个外导,毕业后找工作咋弄◆■■◆■★?入学一年后■◆★★,国外导师离开中国,学院为于晓红分配了一位中国导师。
在最初工作的几年中,方力坤没攒下多少钱,也没有买房■◆◆◆★★,加之妻子工作不稳定,夫妇俩在方力坤读博一年后★◆★◆,便花光了工作时的积蓄。于是方力坤每周要花3天时间兼职◆◆,才能补贴家用★◆■◆。
随着父母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,蒋欣突然意识到,父母的衰老几乎是一瞬的。从未为生计发愁过的她,从此刻开始感受到了危机。
20多岁时,方力坤爱好跳舞、打羽毛球★◆◆、打篮球■◆◆★■,与妻子也通过跳舞结识★◆◆★■■。他在不同城市、不同领域间穿梭,对稳定的生活从不抱期待◆■★★■。
这些无休无止的琐事将读博时间切成碎片■★★,于晓红只能在做★★◆◆■★“母亲”的间隙做◆■■■“学生”。
这一年,她提交了多篇课程论文■■◆◆■,参加了4次学术会议,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,参与了导师的3个项目★■■★◆。翻看与导师的聊天记录■◆■,其中充满着让她加快速度赶进度的语句■◆★■。
这几年◆■★,蒋欣看到过太多论断:35岁是职场分水岭■■■■◆,如果这个年龄还在读博■◆★■◆◆,大概率没有希望了★■,拿到博士学位人也废了◆■◆■,为什么不早点积累经验原来,一旦到了某个年龄,人会突然受到世俗评价标准的冲击◆★■。她开始抑郁,开始焦虑,开始怀疑毕业后是否会有地方“收留”自己◆■★■。
群里的备注格式是“姓名+高校专业+年龄”,如今已有40多名成员,其中不少成员处于35岁的尾巴,年龄最大的几位读博前辈已经40岁出头★■★■★■,他们在群里会聊到伴侣和儿女。
阵阵寒意之下,她想到了抱团取暖。她发帖寻找35+读博群体,记录下大龄博士面对的困境:发论文、毕业◆★◆、求职、贫病◆■、另寻出路、城市选择、父母养老、婚育、来自同辈的压力、来自年轻同学的压力◆◆■◆★,还有他们一碰就碎的疲惫心灵
孩子四年级时◆★■◆◆★,于晓红的丈夫曾试探地问她有无二胎计划★■★。于晓红知道■★◆,这种心态来自朋友圈的比较高校家属院大多两个孩子◆■★◆◆,身边的亲人也不约而同生了二胎。但于晓红难以想象自己再度成为母亲,再度把一个婴儿养大。
在项目申请之余★★■★,蒋欣在网文中读过许多讲师、副教授★★◆★“非升即走”的遭遇,但对35岁+的大龄博士来说★★◆◆◆★,能否摸到“非升即走”的门槛都未知。
随着博士生们陆续入群◆■★◆,★◆★■★“35+事情开始变得有趣”群里热闹起来,不过活跃的总是少数几位博士生,大部分人很少发言,只是默默在“水群◆◆◆”中找到一些认同◆◆★★。蒋欣观察过他们的社交网站主页,他们更多把网络当成内心的出口,偶尔冒两句对人生、社会的哲思。如果这个群体有什么共同点,可能就只有孤独★★◆◆■★。
她开始近乎疯狂地查找各所高校的招聘信息,现实比她想象的严峻得多★★■◆◆:即使在地方普通院校,博士招聘也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,只有格外优秀者才能放宽到40周岁■■★■★◆。
于晓红的代价更大★■。她的奖学金、补助加起来每月有3000元,对于在读博士生来说,解决温饱没有问题★■◆■■,但很难追求额外的物质享受■■■■。
在这些故事的尾声,方力坤已辞去兼职,专心博士学业,他和妻子正计划迎接新生命的到来。
于晓红发现,母亲更愿意把属于自己的时间、精力让渡给孩子◆◆◆★,这与工作/学习状态似乎并无联系。
20多岁时■★◆■★,蒋欣和大部分抱有期待的年轻人一样■★◆,以为自己能奔跑于旷野中,生存于世俗的评价体系之外◆★■◆◆■。钱、稳定的工作◆★■、户口、房子■◆、车子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命题。
考博的几年间,于晓红得到许多来自身边人的支持。父母的观念是有钱没钱★★■◆■,人就睡一张床■◆■,但博士学位所带来的价值远不能用金钱衡量。善良的同事大姐们也像关注八卦新闻一样■★★★◆◆,关注着于晓红考博的分数■★◆★■■,总用诙谐的方式给她许多心理安慰,■◆★◆★◆“考吧,考不上还做行政,一辈子也挺好”。
她想象过如愿入职高校后的场景★■★★,经历了读博的几年■■,她发现光是学术圈评职称的环节就★◆★◆“比任何戏剧都drama(有戏剧性)★◆◆◆★◆”★◆★★◆★。如今■■■,她的那些学术梦想早就“解构了、不算数了”。
今年6月,蒋欣建立的群聊人数仍在增加,35+博士生的故事仍在继续◆◆★■■★。在这条◆★■★◆“少有人走的路”上,没有人能预见故事的结局,故事的结局只能由自己书写★◆。(本文出现姓名均为化名)
但在读博第二年,于晓红就对新生群里的那句玩笑之语有了切身体会。她所在高校的要求是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SCI/A&HCI/CSSCI期刊发表不少于两篇学术论文,其中一篇C刊须为专业类期刊。同届的博士生大多是进修学历的高校教师★■◆,有过发表CSSCI期刊的经验,在完成博士开题的同时◆★◆■◆★,早已开始小论文的投稿,而于晓红连论文和投稿的基本流程都不了解。她意识到自己的学术进度已经落后,而且差距正在加大。
读博第一年是高压训练◆★,蒋欣在全新的领域耕耘,本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◆★■★■◆。她每天工作■★■■★、学习超过10小时,全年无休★★。她基本没有换过衣服,白天穿什么,晚上回宿舍洗了,第二天继续穿■■◆。
于晓红的丈夫并非“隐身★◆■”■★,他了解读博的艰辛■★◆◆◆,主动把家长微信群的工作揽下来。在学校活动接龙中,清一色是“××妈妈”的回复,他那为数不多的“××爸爸”头衔格外显眼■◆◆◆。于晓红在学校时,常常远程视频遥控★◆■★,孩子明天要穿的黑色运动鞋在哪个柜子◆◆◆★,因为许多琐事只有她一清二楚。
蒋欣创建了名为★◆■★◆◆“35+事情开始变得有趣”的群聊★■★■■。她说■★★,这句话是动漫中反派角色的口头禅■◆,通常事情开始变得糟糕,反派角色总是邪魅一笑,说出那句“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”。她发现,反派角色总是比正派角色更努力、更乐观。
自学跨考成功后,蒋欣迎来了研究方向的转变■■★。她不得不从零开始◆★★■◆◆,自学本硕阶段的课程。
现实中的于晓红,每天早上8点前伺候孩子吃早饭,把孩子送到学校,回来后洗衣服、晾衣服◆◆、打扫卫生。在没有课后托管的日子里■■◆,于晓红下午三四点就要放下书本★◆■,去学校接孩子回家,给孩子做饭◆◆◆、辅导功课。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。
今年年初,于晓红在上海的学校待了不满四个月后回到家里◆◆,久违地、热烈地拥抱孩子。但回家的次日,孩子就因肺炎发烧住院,陪床十几天后,于晓红也被传染了,因为小面积白肺住了十几天院★◆■◆■■。20多天的寒假里,于晓红像在医院值班,而这段时间她本来计划写完毕业论文中的重要章节■■。
硕士毕业后,蒋欣进入家乡的一家体制内单位,工作多年后■★◆,她开始渴望“远方★◆■■”以及“另外的知识领域”,于是萌生了跨专业读博的想法。蒋欣回忆起读本科时,曾在交换期间结识了一位老教授◆◆■★★。老教授没有循着本科■★■★◆、硕士、博士的规矩■■■★■“升级★★■◆■”,反而在27岁前专攻美术学★◆★◆◆★,后重读文学本科,至今仍笔耕不辍◆★★★★。
她的年度奖学金和学费相差无几★■■■■。此外,学校每月会发放1500元博士生补助,延期的在读博士生则没有任何补助★■★■。她从不化妆,不做头发,也很少买衣服。每月在北京租房要花4000元■★■,在消耗早年积蓄的同时,她不得不依靠父母接济◆■■★。
35岁的蒋欣意识到★■◆■★◆,自己已到了依靠人脉找工作的年纪。在此前的工作中,蒋欣积累了不少“人脉”,但即使在电梯偶遇半熟不熟的人,她也会经过犹豫才能下定决心上前打招呼★■◆■;在申请博士请老师写推荐信时,总要经过上百次心理斗争才敢开口。这并不是一条适合每个人的路。
20多岁时,于晓红是西部高校的一名行政人员。她的丈夫博士毕业于某知名“双一流”高校■■,到博士后阶段积攒了十余篇高水平论文,赢得这所西部高校当年解决配偶工作需求的3个名额之一。可以说★◆★,彼时的于晓红很幸运★■■■◆。
因疫情在家读博的那两年,于晓红时常面对身份的冲突她是一名在读博士生,但在其他家庭成员看来,读博是一种自由职业,不用坐班■★★★,默认没有工作,许多琐事自然而然落在◆★■◆“在家的人★★◆★■★”身上。早上七八点坐在图书馆,晚上10点多回到宿舍,对一位母亲来说是一种奢望◆◆★■◆◆。
35岁生日前夕■■,博士二年级的蒋欣猛然意识到◆★★◆★,自己“失去了95%的机会”★◆★■★。
于是◆■★◆◆★,于晓红朝八晚六坐在办公室■■,每天接触的只有五六位同事★■★◆■,工作内容简单而重复★■■,连聊天话题也被框定在养育孩子的一亩三分地。下班后★◆◆■★,她全力做一个母亲接送孩子、做饭、陪孩子读绘本、哄睡这个婚前的“文艺青年★◆■”,甚至很难有时间读一本小说。
有位37岁的工科男生,像“憋着一口气等着毕业”。他的朋友圈停留在4年前,很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亲戚朋友交流读博的经历■■★■◆★,只有在群聊中,他能对相同处境的陌生人敞开心扉。这是他唯一的■◆◆★“树洞★★■”。
蒋欣的博士生导师告诉她:“你这个年龄出去找工作,怎么跟别人竞争?如果人家有1篇C刊,你至少要有3篇■◆◆★。”
在去年达到了学校的小论文发表要求后,于晓红本计划在今年6月毕业,但因为连续生了几场病■◆★◆■■,她选择延期毕业。如果没有其他变动,她希望在年底答辩毕业。截至目前◆★■,她的工作还未定下来★◆★★。
那段为论文和发表煎熬的日子里,于晓红发现自己的脾气和身体肉眼可见地变差了。对待家人和孩子,她失去了往日的耐心,一点琐事足以引起一场争吵。读博前,于晓红连感冒都很少;而年已40岁■◆★■■,她已经熟悉了体检报告上的各种腺体结节的术语。在与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对话的前几天,于晓红刚刚染了头发毕业前的这一年里,她三分之一的头发已经花白。
蒋欣就读的人文学科专业博士点正常学制为3年。然而,超过半数博士生处于延期状态■■■◆■。
博士生第二年,蒋欣没了开始的冲劲儿◆◆,工作时常停滞,处于持续“躺平”状态,这致使博士论文的选题一直没有确定下来。她曾将几项感兴趣的议题汇报给导师,但得到的反馈是要么没有学术价值,要么导师指导不了★■◆◆■★,只得作罢◆★★★。她想过将这些烦恼跟同届博士生同学倾诉◆◆◆■,但同学大多是应届毕业生■★◆■,本硕博也没有跨专业◆★◆■■。这意味着周围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忧心,没有人能与她的经历产生共鸣★■★★◆。
在一环嵌一环的发论文◆★★、毕业、找工作的流程中■★■◆■,这些博士生陷入了怪圈★◆,无法自拔◆★。对蒋欣来说,35岁才开始为就业焦虑■★◆■★★,为时已晚。
对于换工作的原因■◆★◆■◆,方力坤的简历上标注了某次离职是因为公司解散了整个部门★■,更多时候◆★■■,他将其归因于没有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◆★★■■◆,只能如陀螺般被抽着旋转■◆■◆。于是,他决定通过读博为人生重新定向。
于晓红发现,身边超过2/3的同学家境殷实◆◆★,学费、生活费并没造成困扰,因此也没有同学做兼职。博士延期毕业后,学校不再提供补助,于晓红的经济来源只有早年的工作积蓄和家庭支持。按照她读博前的工资标准◆◆◆■■,这几年的工作收入至少有50万~60万元,这是她读博不得不付出的隐形成本。
这些选择大龄读博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执念不安于此★★◆★◆◆。
于晓红记得入学第一天,自己骑单车飞驰在校园大道上■◆★。南方的校园水系密布★◆■★,道路两侧是阔叶林木织就的浓荫■■◆◆◆◆,名校博士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★◆■。从校门到宿舍楼的路上,于晓红拍了各个角度的沿途风景照★■★,发到家族群和博士新生群。